在大平層市場不景氣的地區,屋主購置了兩套精裝房并打通,期望打造出一個空間,使得大家庭既能在同一寬敞空間下各自擁有獨立區域,又方便共享共處。
承接屋主的想法,設計師采用動靜分區的設計方式,劃分出東西兩個區域,安排父母與孩子在一個區域,老人和保姆在另一個區域,以此滿足大家庭不同成員的生活需求。
在初期的裝修規劃里,入戶大門的選擇讓我們斟酌良久。為了讓每一次進戶都能充滿探索的意趣,我們最終選定從左側130㎡戶型入戶。
設計上,采用別具匠心的半隔斷,營造出 “猶抱琵琶半遮面” 的韻味,空間通而不透,讓人還未踏入室內,便心生好奇。
當兩套戶型打通,最怕客廳顯得 “小氣”。一般單一戶型里,20㎡的廳或許不覺小,可一旦拓展到 270㎡,它就顯得逼仄拘束了。
鑒于此,設計師巧用弧形、橢圓形收攏之法,配合巧妙的色彩互動,打破原有布局,把原先分立的兩個廳整合為一。
如此一來,空間不再有割裂感,反而營造出開闊通透、豁然開朗之感。
在客廳的設計環節,利用墻板顏色跳色,可輕松營造出空間的互動感,使其視覺上得以延伸。
特殊的藝術肌理漆面宛如給墻面賦予靈魂,極大增強了墻面質感。
翻閱諸多成功案例,不難發現,充滿活力的橄欖綠色頻繁擔當跳色大任,為略顯慵懶的生活注入清新活力。
與此同時,異形曲線造型的運用更是神來之筆,悄無聲息間增添耐人尋味的小資情調,讓家滿溢溫馨。
餐廳區域的選定,著實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
一方面,不能過于張揚,搶了客廳的風采;另一方面,又不能黯淡無光,失了自身特色,還要確保與客廳和諧相融,故而在色彩上延續了客廳的設計思路。
基于實用性的考量,餐廳被一分為二,設中餐廳與西餐廳。中餐廳適宜多人歡聚、共享佳肴;西餐廳滿足日常簡餐,自在愜意。
如此劃分,不僅貼合多元用餐需求,還拉近了餐廳與廚房的關聯,讓空間過渡更為流暢。
規劃伊始,敲定主臥室便成關鍵。既要依托承重墻保穩固,又得巧妙規劃,將衣帽間融入,預留單邊寬敞空間,還得顧及與兒童房的緊密銜接,經權衡,140㎡戶型最里端房間拔得頭籌。
△ 原設計
△修改后
另一方面,有感于女主人的柔情浪漫,設計師毅然舍棄了原本想要運用的質感石材,改用柔美造型與活力 “橙” 調,為空間注入靈魂。
踏入衣帽間,不見絲毫繁雜造型,滿是簡潔之美。
“靜”,是其無聲的溫柔,隔絕喧囂,讓心靈沉淀;“凈”,為無瑕的純粹,一塵不染,盡顯高雅品味。
△男孩房
整屋的臥室皆朝南布局,陽光滿溢。考慮到是男孩房,特別賦予其活力與運動氣息,定制的樓梯搭配定制床,巧妙組合,為孩子構筑起充滿動感的專屬小天地。
△女孩房
每個女孩心底都藏著一個靈動的花仙子夢,走進專為女兒打造的房間,粉色元素點綴其中,從粉嫩床品到裝飾擺件,處處散發著甜蜜氣息,宛如夢幻花境。
△親子互動區
總忘不了小說里那句催淚的話:“爸爸媽媽,再不抱抱我,我就長大了。” 家是愛的暖巢,大朋友們,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吧。
考慮到年輕人和長輩生活習慣存在差異,我們將 130㎡住宅頂端的空間規劃為父母房,這樣既能讓兩代人各享生活空間,又方便與隔壁保姆間呼應,便于照顧老人起居。
就著色而言,老人房的設計更偏向沉穩、素凈的風格。柔和淡雅的色調,既能營造寧靜的休憩氛圍,又貼合長輩們的審美偏好。
朝南的臥室統統為主人家預留,確保主人盡享充足采光。僅留一間朝北臥室當作保姆間,位置緊挨老人房,方便后續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