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澄清的是,裝修增項是指在裝修的施工過程中出現工程變動或修改,由此造成增項,增項是正常的,即使是大型的正規裝修公司也會有增項。
但是,如果增項超過工程總額的30%的話,就屬于
惡意增項了,超過的越多,需要在原成本的預算基礎上再進行金錢投入的比例就越大,業主們也會因此承擔更大的經濟負擔。
出現惡意增項,無非就是黑心公司故意隱瞞,欺負業主們不懂行而使用的一種齷齪手段。事實上,裝修基礎工程及流程是大體類似的,咱們只要前期做好了準備工作,詳細了解相關知識,就能防止惡意增項,成功節省大幾萬的錢!
?
五大工程識別惡意增項
1、
改水電路工程
水電路改動工程在正常情況下都是沒有包括在預算里面的,大都是只給出單價,然后根據實際測量后計算價格。
?
業主們注意了!在水電完工后測量時,一定要親自到現場與施工人員一起“收方”,防止施工方擅自測量,增加長度。
2、
地面找平項目
通常情況下,家里鋪貼地磚是不需要找平的,對于要鋪設地板的裝修業主,如果地面確實不平則需增加找平項目,目的是保證地板鋪設后的平整度。
3、
衛生間防水工程
一般情況下,一個新房開放商在之前是做過防水工程的,為了心里更加踏實、保險起見的話,建議在衛生間重新做一次防水,這個增加的防水價格需要考慮是否在合理區間內,只要對方沒有亂報價就可以接受。
4、
窗套、埡口
像房屋里的包窗套、埡口項目等這些起到美觀作用的木質施工工藝,有些裝修公司在預算里面就會被“忽略”,而施工時才會對業主說需要增加,因此,業主需要在確定方案預算時就要讓對方全部報完,以免遇到類似“必須”的增項。

?
5、
廚衛包管道
許多業主家中的廚房或衛生間會有很多管道裸露在外,施工中需要用輕體磚給包好,既起到保護作用,還可保證美觀,但是,這個費用往往容易被漏掉,最后又會在施工過程中成為“必須”增加的項目。

?
四個妙招防止惡意增項
1.事先了解裝修環節
事先了解裝修環節是避免出現惡意增項的第一步。在進行裝修之前,建議業主通過相關渠道如網絡、電視、熟人等了解清楚家庭裝修的步驟、使用材料以及經常出現增項的環節,做到知己知彼,以萬全的準備避免惡意增項。

?
2.多多對比裝修合同
如果你有親戚、好友或同事剛剛裝修完,那么就可以借閱他們的裝修合同來更加具體地對比一下合同中的各種材料費用、施工費用、設計費用、管理費用等清單,只需簡單的對比就能基本掌握裝修中的支出項目,在簽署自家合同時就能避免故意缺項漏項情況的發生了。
3.選擇品牌裝修公司
品牌裝修公司在資質、施工、設計、管理、服務等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優勢,所以,建議沒有過裝修經驗的業主最好不要選擇裝修游擊隊來施工你的家,結果肯定很“悲劇”。

?
4.仔細查看預算表
一份預算表是否合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判:
√??
基本信息
?
一份標準的預算報價單抬頭需要有裝修公司名稱、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客戶名稱、客戶聯系電話、施工地址、預算員、設計師、預算日期、版本、房型結構等。此份預算表中滿足了大部分條件,這就是需要客戶和裝修公司的基本材料,由此可看出一個裝修公司對預算的重視程度和正規程度。

?
√ ?預算書項目分類
預算書需要的元素是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數量、主材單價、輔料單價、人工單價、合計、備注等。序號:常規的都有項目名稱,可以看出你家有多少項目需要施工的,結合圖紙可以看出哪里有缺項和漏項;單位:可以知道裝修公司是以什么方式來計價格的,是以平方米還是米來計算。有了這些項目,業主們就可以自主通過換算,把一些有問題的內容換算成市場上常規的計價方式來比較。
√??拆項的合理性
有些裝修公司將某一單項工程隨意地分解成多個分項,按每一個分項分別報價,增添人工費用。外行的業主們通常會覺得這樣的公司是明白消費,卻不知其中中了陷阱。如做門套,把門窗、門套、合頁等五金件分別作為單獨的項目計價,他們往往把一些分項價格各提高一小部分,不易察覺,就在這不知不覺中總體價格提高了很多。
▲這份預算表中就出現了比較典型的分項報價的實例,木門的安裝被拆分成支離破碎不同的小項,乍一看上去顯得經濟實惠,其實將材料和人工合并起來價格反而略有提高,業主們需要特別注意。
√??不該遺漏的項目
預算表中施工項目不齊全,防水、頂面批膩子等項目都沒有出現。這些項目容易在預算里被裝修公司砍掉,使價格顯得很便宜吸引人,結算時再添上去。建議業主們可以拿一份別人的預算表對照問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被發現。

?
√??詳細的備注
預算表中雖然對大多數材料的品牌規格都有了詳細的標注,但是依然有局部欠缺。例如下圖中衛生間的預算中沖淋房玻璃雖然有品牌但是缺少了規格,也沒明確是普通玻璃還是鋼化玻璃,其中利潤差異很大。其他諸如膩子和油漆也被注明采用何種工藝、涂刷幾層,在計算人工的時候也會產生分歧。

?
看透吃透預算表是個比較深的學問,業主們苦心鉆研從預算中省下自己的血汗錢的同時,裝修公司也絞盡腦汁設計各類陷阱。沒有專業知識的業主們和正規軍斗始終處于下風,即使事前惡補知識,在實戰中也難免會有疏漏。因此,建議有經濟實力的業主可以考慮聘請第三方監理機構,讓他們進行審核監督。